ENGLISH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2016年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 试点方案培训班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16-07-11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试点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6]14号)要求,推进并扩大高校艾滋病防控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保障试点高校防控工作顺利推进,受教育部体卫艺司委托,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于2016年7月5日-6日在北京举办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试点方案培训班。

1.jpg

7月5日上午,培训班由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主持,参会人员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张芯处长、刘芳丽博士,国家卫计委疾病控制局焦振泉处长,国家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王璐研究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张建新教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马迎华教授,2015年艾滋病防控试点高校河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代表,以及来自全国20省、市、自治区48所高校的代表。此次培训班参会人员共计67人。

2.jpg

3.jpg

培训班开始,教育部张芯处长分别从国家层面和教育部层面解读学校艾滋病防控的政策文件。张芯处长指出,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提出针对重点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其中重点人群就包括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国家十二五计划要求到2015年青少年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要求各地行政部门要提高对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各高校要了解当地学生疫情情况、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强化艾滋病宣传教育、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专项强化干预、与卫生部门配合、并建立校内相关机制、形成合力,最终达到提高在校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的目标。

国家卫计委疾病控制局焦振泉处长为高校代表解读了目前全国高校艾滋病疫情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焦处长指出,青年学生艾滋病报告数量由10年的794例快速增长到2015年的3236例。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报告上升趋势迅速,男男同性传播占所有传播途径的82.6%。学校应与校内学生团体、社团、校医院、疾控等相关部门一同对高危学生进行干预,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4.jpg

5.jpg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张建新教授与大家分享了青年学生行为特点及感染因素。解读男同与MSM的区别和联系,以及MSM是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原因,并提出在MSM人群中控制艾滋病的策略。

7月5日下午,国家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王璐研究员对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宣传教育核心知识及宣传策略与现状进行了讲解。王璐教授提出,宣传教育是目前艾滋病预防最好的社会疫苗,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主动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宣传教育的重点。王璐教授提出,青年学生需要提高对艾滋病的危害认识,增加预防、检测与治疗、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

6.jpg

7.jpg

8.jpg

9.jpg

随后,来自2015年艾滋病防控试点高校河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代表分别进行了艾滋病防控经验交流。他们与学生社团、学校各部门合作,进行了同伴教育、微作品大赛、防艾辩论赛、防艾创意设计大赛、暑期支教、网络宣传等多项精彩的活动,推进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首批高校,推出了“尿液匿名传递HIV抗体检测”服务,方便学生进行HIV检测。

10.jpg

    7月6日上午,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马迎华教授为高校代表解读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试点方案。马迎华教授阐述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现状,提出目前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形式单一、无明确主管部门、师资力量薄弱等,并对各高校上报的艾滋病防控方案进行了分析点评。

最后,在此次培训班的分组讨论中,马迎华教授对各高校防艾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并给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改进方法。

历时两天的培训班在热烈地交流与讨论中落下帷幕,本次培训班的举办增加了各校之间对于防艾控艾措施的相互了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今后各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地指导。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