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中心 > 正文

151amjs澳金沙门劳环系在EHP发表关于重金属铅与血液表观遗传组的关联分析结果

发布日期: 2017-08-31

      公共卫生领域著名杂志《Environ Health Perspect,EHP》(IF=9.78)近期发表了一项由151amjs澳金沙门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学者吴少伟与美国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学者合作完成的一项血液表观遗传组关联分析研究论文(吴少伟为第一兼并列通讯作者)。该研究使用美国麻省一项母婴出生队列的生物样本测定了母亲孕期血液红细胞中的铅浓度,并使用甲基化芯片测定婴儿脐带血基因组DNA中48万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对铅暴露与基因组甲基化水平进行了关联分析,揭示了铅不良健康影响的潜在表观遗传学基础。

    重金属铅是环境中一种广泛存在的污染物,可自由通过胎盘。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生命早期铅暴露与一系列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有关,包括早产和小于孕龄儿的出生,儿童期生长发育不良,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及造血系统毒性等。DNA甲基化是指经DNA甲基转移酶催化甲基转移至DNA序列中的胞嘧啶形成5-甲基胞嘧啶,可导致某些区域DNA构象变化,引起基因的失活,另外序列特异性甲基化结合蛋白可与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位点结合,阻止转录因子与启动子作用,从而阻抑基因转录过程。既往实验室动物研究发现铅暴露可引起DNA某些位点甲基化水平的改变,继而引起下游调控基因表达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但目前还缺少人群铅暴露的综合性表观遗传效应研究证据。

    上述EHP发表的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纳入了268对母婴的有效数据,结果显示母亲孕期红细胞铅浓度总体较低,平均值为1.22 μg/dL,换算后的全血血铅值约为0.50 μg/dL。表观遗传组关联分析发现基因组4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铅暴露存在显著性关联(满足错误发现率FDR